- 吴健聘;徐百成;付国杨;
构建了一个4阶导数引力框架下的全息超导体模型.主要研究了凝聚态形成,临界温度T_c及超导能隙ω_g/T_c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斯-博内(Gauss-Bonnet,GB)耦合阻碍凝聚的形成,促使超导能隙变大;而外尔耦合项可以使得超导能隙从接近BCS理论的ω_g/T_c≈3.5到大于标准全息超导的ω_g/T_c≈8变化.4阶导数引力框架下的全息超导体模型给出了更丰富的物理图像,有助于研究全息对偶系统.
2018年04期 v.46;No.201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高亚琴;李鹏飞;
基于PT对称的饱和非线性波导模型,研究PT对称孤子的对称破缺现象.通过分析定态解的存在性,发现了PT对称的基态孤子和高阶孤子.当孤子功率增加,系统将会出现不对称形式的孤子.利用线性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PT对称和不对称孤子的稳定性,结果发现PT对称的基态孤子的不稳定性诱发了孤子包络的对称性破缺,进而产生了不对称孤子.最后,研究了不同稳定性条件下孤子的动力学演化特性,并发现越过对称破缺点后PT对称的基态孤子具有振荡不稳定性,而PT对称的高阶孤子和不对称孤子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2018年04期 v.46;No.201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3 ] - 高旭艳;张万舟;
光晶格为研究冷原子提供了一个非常纯净并且容易调节的实验平台.在光腔内的光晶格中载入冷原子,可以引入光子原子之间的耦合相互作用,有助于人们研究超辐射转变以及超流和超固体等量子相.除了最近邻格点之间原子排斥相互作用有助于形成超固体以外,原子光子耦合系数的正负符号随位置交替变化也有助于形成超固体.本文将这两种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光腔中扩展玻色-哈伯德模型,通过测量原子密度、光子密度、超流序参量、固体序参量和超固体序参量,用平均场方法得到系统的基态相图,发现与硬核系统相比,软核系统的超固体范围更大更容易被发现.此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光腔中冷原子实验寻找新的量子相.
2018年04期 v.46;No.20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路海;李丽君;张现周;张军;夏世强;黄蒙;沈克胜;
利用经典电路演绎,对单层石墨烯矩形纳米片等离子体共振频率进行了研究.将单层结构化石墨烯等效为由电感和电容共同构成的集总电路.基于准静态近似,分析得到了单层结构化石墨烯等离子体共振频率的解析判定公式.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周围环境介电常数,石墨烯自身几何形状及其费米能量,石墨烯等离子体的共振特性能够得到有效的调控.此外,借助于数值仿真实验,上述解析判定公式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这种电路描述方法为石墨烯等离子体微结构器件共振频率的确定提供了指导,能够进一步降低复杂构型石墨烯等离子体的设计难度.
2018年04期 v.46;No.201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郝燕;王元宝;贾志超;邓宝娟;王晓兵;汤清虎;
针对贵金属纳米粒子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团聚造成催化活性低的问题,以多级孔TiO_2为载体,利用其介孔孔道限制贵金属纳米粒子团聚,采用浸渍法制备Au-Pd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钯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TiO_2载体上,尺寸约为3~5nm.选择CO氧化反应评价催化剂活性,考察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金钯比例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的条件下催化剂Au_1-Pd_4/TiO_2达到最高的转化率90%,这归结于双金属间的电子协同效应,金原子从钯原子上吸电子,导致钯原子缺电子,而CO分子提供电子给钯原子,提高了催化活性.
2018年04期 v.46;No.201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6 ] - 许文清;魏学涛;马青青;崔向前;李伟;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AD)分析检测技术,研究了提取条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和色谱条件(洗脱溶剂、色谱柱、检测波长)的影响,最终建立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指纹图谱和有效成分栀子苷、连翘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在Waters Symmtery-C18色谱柱温30℃、检测波长225nm处,以甲醇和0.1%(体积分数)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HPLC-PAD的指纹图谱,30个色谱峰分离度良好,10批样品相似度较高(>0.98);栀子苷、连翘苷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9,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均大于97%,RSD<3%(n=6).此方法特征性和专属性强,灵敏、准确,可作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质量评价的方法.
2018年04期 v.46;No.201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6 ] - 彭丹;郑刘春;李静华;
石油开采、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溢油和泄漏等问题,已严重威胁到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基于固态发酵技术,利用黑曲霉改性玉米秸秆制备出可生物降解的溢油吸附剂,可为开发生物改性溢油吸附材料提供新思路.利用多种表征技术对改性前后秸秆的组分、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检测了秸秆的吸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5℃下黑曲霉作用玉米秸秆9d,改性材料对原油的吸附量可达14.28g/g,高于原玉米秸秆的吸油量(4.89g/g).秸秆吸油能力和其投加量呈负相关性,10min即达到吸附平衡.因此,利用固态发酵技术改性的玉米秸秆是一种高效和环境友好型的溢油清除材料.
2018年04期 v.46;No.201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0 ]
- 刘自然;潘淦;
泥鳅是重要经济养殖鱼类,但是关于温度对泥鳅的受精卵卵裂研究还没有详细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泥鳅的胚胎发育在不同水温(17±0.5)℃、(20±0.5)℃、(23±0.5)℃、(26±0.5)℃、(29±0.5)℃、(32±0.5)℃对卵裂间隔时间(T_0)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胚胎发育可划分受精卵、卵裂期、原肠胚期、神经胚形成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6个阶段.在一定水温范围内,第一次卵裂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每升高1℃,约提前3.5min,通过回归分析第一次卵裂时间(y)和水温(x)的关系可以归纳为:y/min=-78.5ln(x/℃)+298.96(R~2=0.99).水温越高,卵裂间隔时间也越短,间隔时间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y/min=44.188-0.002x/℃3+0.142 8x/℃2-3.553 6x/℃(R~2=0.987 1).
2018年04期 v.46;No.201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2 ] - 李祎;许艳婷;宋瑞雪;田聪琦;王海磊;郑天凌;
小球藻作为能源藻,可以提供产生物柴油,但是小球藻生物质的获取成为能源藻发展的瓶颈.目前研究藻细胞生物质收集的方法很多,但不同收集方法对能源藻细胞的氧化应激研究却很少.分别研究絮凝功能细菌xn-1所产生物絮凝物质和离心法对能源藻——小球藻生物质在收集过程中对藻细胞的氧化应激,以期确定絮凝微生物对小球藻细胞的生物安全性.采用涂布划线法从藻际分离纯化絮凝功能微生物;通过梯度醇沉法获得絮凝物质;分别用絮凝微生物所分泌絮凝物质和离心法收集藻细胞生物质,并对藻细胞内蛋白含量、总糖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坏血酸(AsA)含量进行测定;以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经过测定并经过统计学显著性分析,发现离心作用下收集的藻细胞内的MDA,GSH和AsA含量显著高于利用絮凝物质絮凝得到的藻细胞.离心作用相对于絮凝作用造成藻细胞膜发生更高的脂质过氧化,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诱导非酶抗氧化系统响应.因此,离心法收集藻生物质相对于微生物絮凝对藻细胞的伤害更大,絮凝微生物比离心法更适合于收集能源藻生物质.
2018年04期 v.46;No.201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 潘文静;王钰亮;刘洋;李效宇;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7806为研究对象,研究草甘膦Glyphosate胁迫下M.aeruginosa PCC7806生长、细胞色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对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草甘膦质量浓度50mg/L时,M.aeruginosa PCC7806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96h,草甘膦对铜绿微囊藻的半效应质量浓度EC_(50)为62.33mg/L.草甘膦质量浓度为200mg/L时能显著降低铜绿微囊藻单位细胞内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诱导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低质量浓度下光系统没有表现出明显抑制,并表现出高于对照组的峰,而当质量浓度为100mg/L时,24h与96h结果发现O-J-I-P特征均已消失,表明其光合系统Ⅱ(PSⅡ)活性受到抑制.
2018年04期 v.46;No.201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5 ] - 郑保海;朱静亚;许信;辛英督;宋俊丽;时燕飞;郭诗君;李玉英;
旨在为湖库型水体水质评价提供多途径的评价方法和掌握人工基质上着生藻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在丹江口水库陶岔(中线工程取水口)和台子山(湖北和河南交界处)2个典型水域采样点设置了自制水泥板和聚乙烯聚酯薄膜2种人工基质采样点,于2015年9月-2016年10月对着生藻类进行了6次连续监测,研究了着生藻类的种类组成和水质变化.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共检出着生藻类6门27科46属181种(或变种),其中硅藻为全年优势群,占着生藻类总种数的55.81%;绿藻和蓝藻分别占37.21%和6.98%.着生藻类群落存在时空差异性;人工基质种类对着生藻类种类组成影响不大,对着生藻类密度影响明显,同一采样点以水泥板为基质的着生藻类密度约为以聚乙烯聚酯薄膜为基质的着生藻类密度的1.2倍.着生藻类污染指示种4门12科13属17种(或变种),其中中营养型指示种占总指示种的78.57%.着生藻类香农威尔多样性指数为2.12,水质营养状态指数(EI)为38,水体处于中营养型状态.
2018年04期 v.46;No.201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8 ] - 赵晓进;多甜;韩霄帆;吕云飞;
研究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var.)早期异速生长,探讨黄河鲤的早期生长规律.通过SPSS统计软件建立Logistic曲线拟合和Logistic非线性拟合2种非线性回归模型.模型中日龄为解释变量,黄河鲤仔鱼的全长、体宽和眼径为被解释变量.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的拟合度较低,R~2=0.979;Logistic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2=0.991.根据模型计算出黄河鲤的早期生长拐点在第7d.讨论了黄河鲤异速生长模型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8年04期 v.46;No.201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4 ]
- 董晓亮;李卫军;
共轭梯度法是求解大规模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一类重要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和存储量小的优点.提出了一类修正的Wei-Yao-Liu型三项共轭梯度法,该方法扩大了其中参数的选择范围,在强Wolfe搜索下满足充分下降条件和全局收敛性.初步的数值试验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18年04期 v.46;No.201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9 ] - 任金霞;钟小康;蒋梦倩;
云计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云计算任务调度中为了在保证用户满意的前提下缩短任务完成时间和提高资源负载均衡性,提出了一种具有QoS约束的模拟退火云任务调度算法.首先引入QoS约束的贪心策略产生初始解,以最小任务完成时间和最小负载均衡标准差为目标,实行两阶段退火过程,制定两个具有QoS约束的新解产生函数,始终处于用户满意的前提下寻找最优分配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所有用户都满意的情况下降低任务完成时间并提高资源负载均衡性,是一种顾客和云服务提供商都满意的云任务调度算法.
2018年04期 v.46;No.201 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2 ] - 韩平;刘长河;尚有林;
加权互补问题是线性互补问题的推广模型,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分析了加权互补问题的中心路径及其邻域,基于新定义的邻域,提出了求解单调加权互补问题的一个路径跟踪算法.取邻域中一点为初始点,证明了算法的O(nL)迭代复杂性.当加权互补问题中的权向量w为零向量时,该中心路径及其邻域和线性互补问题中的定义相同,该算法即为求解线性互补问题的宽邻域路径跟踪算法.
2018年04期 v.46;No.201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